今年以来,云县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围绕省委、市委工作部署,立足云县实际,在既定的“三个目标”“五大重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云县在自然资源、交通区位、干部作风、群众基础等方面的优势,致力于深入挖掘,强力激活“四个动力源”,为实现云县经济社会全面腾飞提供强劲推动力。
坚定不移锚定“三个目标”。致力于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始终坚持把政治生态建设作为统筹各项工作的奠基石,坚定不移支持纪检监察机关惩治腐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有效激发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致力于营造政通人和的干事氛围。用活用好“三法三化”,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大调研中强力推动“两个革命”的落实落地,带动各级党员干部带着问题走入基层,带着思考进入实践、带着感情深入群众,摸准一线实情、发现一线问题、解决一线难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有效促进干事创业的激情在广大基层迸发。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云县资源潜能,充分发挥云县优势条件,抢抓政策机遇,将云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以及作为国家产粮大县、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国家级糖料基地县、国家区域性滇龙胆良种繁育基地县的产业资源优势顶格放大,厚植优质营商环境土壤,持续做好“筑巢引凤”工作,招大商、招好商,引进一批与县委政府志同道合的、有情怀有担当的、愿意倾力服务云县发展的优强企业落地云县,进一步调优经济发展结构,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五大重点工作”。着力推进以南云和昔云高速公路为主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保障云临高速建成通车,加快南云高速建设、滇西南铁路“一带一路”物流园区公铁联运建设项目进度,争取年内开工建设昔云高速,定位为“跨越之道”。着力推进以滇西物流产业示范园区和云县产业园区为平台的园区经济,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力争把云县打造成为滇西南联通国内和缅甸的工业重镇、物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定位为“腾飞之翼”。创新探索新型城镇化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径,继续实施好“三河六岸”项目,加快推进“双体工程”,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定位为“民生之惠”。着力推进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土地开发整理为主的农业农村工作,探索现代化、设施化、高品质的农业发展方式,不断补齐“三农”工作短板,夯实“三农”工作发展基础,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定位为“发展之基”。着力推进以风光水储为赋能的新材料、新能源建设,用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发展,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足工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云县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绿色能源基地,定位为“奋进之足”。
做强“四个动力源”。新能源方面:紧盯发展前沿,抢抓政策机遇,着力推进以“风光水储”为赋能的新能源建设,创新探索“党建+光伏+集体经济+N”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撬动产业发展,不断增加群众土地出租、就地务工、合作利益分配和村级集体经济“四笔收入”,盘活集体资源、带动产业发展、殷实群众口袋,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发展之基更加坚实。目前,已经与国内在新能源领域走在前列的几家大型国企进行着合作,未来将把光伏发电装机做到270万千瓦、风能做到80万千瓦、抽水蓄能做到140万千瓦,加上已有的其他小水电能做到20到28万千瓦左右,再加上漫湾电厂167万千瓦的装机和大朝山水电站135万千瓦的装机,届时全县的绿色能源装机将会突破800万千瓦,在绿色能源装机方面将有望成为全省第一。将继续按照“规划七条通道,实现五个目标”的总体思路,用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发展,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足工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云县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绿色能源基地,让“奋进之足”更加强劲。新材料方面:通过吸引一系列新材料企业落地云县,直接拉动地方工业产值及增加值、税收、就业增长,助推地方工业用电实现大跨越,促进县域电力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促进运输业及其他服务业发展,多维度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材料项目的落地与县域现有新能源产业有机深度融合,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矩阵互补,并持续吸引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入驻,实现项目加成,形成产业矩阵,推动工业园区与物流园区同频共振,为园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腾飞之翼更加有力。引进如锂离子电池的项目产业,是县委、县政府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壮大资源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将有效促进云县新增可再生能源的本地消纳,达到1+1>2的效果,通过高效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融入服务国家战略,破解能耗瓶颈,实现云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现代物流方面:云县是临沧的北大门,自古就是北连滇中、南下湄公、东承普洱、西出保山的茶马古道的节点,是全市三大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之一,也是承接国际国内双循环和融入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的重要战略节点。将着力推进以南云和昔云高速公路为主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放大区位优势,让跨越之道更加宽广。同时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国际战略、中缅印度洋新通道等提出的国际区域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和融入“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围绕国家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和云南省“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按照“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发展”的思路,以大临铁路为主,全力推进公铁联运等货运网络体系建设,打造国内无缝衔接,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云县商贸物流新通道;以冷链物流和仓储为主,打造仓储、分拣、运输、配送一体化现代货物集散“港”;以创客中心、农特产品展示及电商交易中心为主,大力发展数字物流,打造贯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智慧物流体系;努力把滇西物流产业示范园区打造成为大通道大物流大贸易大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化物流园区,建设成为云县城市形象对外展示的窗口和云州“好物”走向世界的廊道、云县县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城镇化方面:着力推进以“三河六岸”、城市综合体、田园综合体以及全民健身中心等一系列城镇化建设,通过“云想”“云栖”“云颐”“云欢”等覆盖多领域范围、全年龄段的“云系列”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依托城乡绿化美化行动,大力发展绿美事业,让绿美建设成为贯穿云县城镇化建设的主旋律,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情趣,不断改善城市环境,全面提升云县城市品质,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将县城建设成为山、水、城、文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目标,普惠于民,让“民生之惠”更加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