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明珠

用“忠诚”铸就“大写的人生”


2022-12-28 10:56:03   来源:组织部   作者:孟习斌    点击:
   没留下一句遗言,朱治国同志走得突然,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永远感染着我们,为我们党员干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恪尽职守、苦干实干的优秀品格,用生命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誓言,他的先进事迹为我们共产党人树立新时代的新标杆楷模,用“忠诚”铸就“大写的人生”。

   致命遂志,忠诚于党。2022年6月11日,礼拜六上午,朱治国同志倒在了去加班的路上。43岁的年龄,22年工龄,25年党龄,短暂的一生,诠释了组工干部第一位的政治要求,而且是惟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一心一意、一以贯之,用一生乃至生命坚守、捍卫的忠诚。“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英勇奋斗,朱治国的事迹就再次表明了这一点,他始终把对党忠诚、爱岗尽责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他们用自己行动诠释了党员干部敢为人先,奋勇向前的高尚品格。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在平凡工作中,自觉服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在平常生活中,自觉守法扬德、排难帮困,把对党忠诚深入骨髓、融入血脉、化为行动。

   本领过硬,忠诚担当。如何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就是要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对于工作,他从来没有得过且过的想法,更不存在差不多,在他看来,“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常言道,“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敢于担当,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党员干部只有像朱治国同志那样,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重大任务冲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去,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敢做“热锅上的蚂蚁”,敢接“烫手的山芋”,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能立得起先锋旗帜、担得起时代重任,交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合格答卷。

   清正廉洁,忠诚履职。“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朱治国同志常常告诫下属。参加工作20多年,朱治国同志的足迹遍布青海各地,他以勤勉浇灌信念,用担当书写忠诚,以清廉恪守初心,用生命诠释使命,将一生献给了党的组工事业。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更要上好这门“必修课”,守好“五道关口”,守住拒腐防变的底线。手脚可以触天地,心要放在规矩间,不断锤炼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严守制度规矩中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尤其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中,更要摒除个人喜恶、严格遵守程序,做到一个标准贯始终,一把尺子量到底,如此方能心中有“尺”,言行有“度”,做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