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明珠

【精神文明】云县孝女俸云芳荣获感动临沧2021年度人物


2022-01-07 09:36:39   来源:   作者:    点击:


   近日,茶房乡大路边大浪坝上组孝女俸云芳荣获中国移动杯·感动临沧2021年度人物,县委宣传部、县精神文明办相关领导将市委市政府给她颁发的获奖证书和奖金送到她家中,给她带去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
 


   俸云芳,女,59岁,汉族,云县茶房乡大路边村大浪坝上组人,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已经五十有余,每天都在家照顾卧床婆婆及患病的丈夫,连自家所在的村子也很少跨出去。在邻居眼里,她就像一头老黄牛,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在家里,她是一位好儿媳,好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与兄弟姐妹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几十年如一日。
 



   她是百岁婆婆的生命依托俸云芳的家庭比较特殊,丈夫刘国成患精神性疾病,二人至今没有儿女。丈夫的哥哥刘国忠于1956年在部队服役期间光荣牺牲,婆婆熊八娣(烈属)年老体弱卧床多年,日常生活起居时时需要照料护理,而这一切苦难都由俸云芳用瘦弱的身躯扛了起来。为了更好地在家照顾长期卧床的婆婆,她甚至连自家所在的村子外都很少走出去。虽然俸云芳不懂“高大上”的大道理,但在她心里就认一个理,那就是:每个人都会老,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在邻居眼里,她就像一头老黄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几十年如一,无微不至照顾着婆婆,让百岁老人尽情享受天伦之乐。自从婆婆熊八娣卧床不起后,为了更好照顾婆婆,俸云芳就在婆婆的床前铺设了一张床,帮助婆婆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倒大小便。每天年复一年都重复着这些繁琐而又必须的事。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她就开始忙家务,一直到很晚才能休息,照顾这么一大摊子家务确实让一个女人很吃不消,但是她从来没有一句抱怨,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身体机能健康良好。长时间花费精力照顾着百岁老人对于体弱多病的俸云芳来说实属不易。无论盛夏寒冬,她总是一日三餐按时给老人喂饭,老人牙齿不好,他要把食物煮得又软又烂,一口一口地喂给老人。为了让婆婆生活得更舒适,她还时常把老人的衣服、被褥洗得干干净净,邻里看见了无不夸赞,老人也是逢人便叨念媳妇的好。俸云芳每天还要花很多在时间老人身边,陪老人拉家常、逗老人开心,让老人摆脱孤单和寂寞。在她的影响下,她丈夫、侄儿、侄女都十分孝顺。


    她是沉疴丈夫的精神支柱丈夫刘国成患精神性疾病,散失劳动及部分生活能力。为了给丈夫治病,不让丈夫病情恶化做出过激行为伤害社会的事,多年来,她总是一边精心照顾好婆婆的饮食起居,一边为为丈夫求医问药,时刻关注丈夫的病情,同丈夫说说笑笑、谈天聊地,开导丈夫好好过日子,在她的耐心照顾下,丈夫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多年没有急性发作,不断树起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她是村民孝老爱亲行为楷模俸云芳的家庭困难艰辛,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她对老人和精神病丈夫的照顾关心。她说:“我家很困难,但我知道,困难肯定只是一时的,因此我不能倒下,我必须更加努力,尽量少给国家增加负担,更好地回报社会”。俸云芳在照顾老人同时抽出时间拖着疲惫的身体到田地里打理庄稼,尽量通过自己劳动增加点收入。在这样艰难条件下如此付出,起初还有些人认为她是是冲着政府的救济金而表现的。对此,俸云芳说:“我不在意别人说我什么,照顾老人是我们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作为烈士家属,照顾好婆婆,也是对牺牲哥哥最大的告慰”。可是几十年过来,她总以实际行动一直默默坚守着。
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论语·学而》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也有“父母在,不远行”的警句,唐代诗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名句。于是,人们从不理解到理解,进而被感动。她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凡是认识和听到他事迹的人,无不感受到来自心灵的震撼,在当地树起了孝老爱亲的榜样。(何建平)